构建“新二十三常能”重庆市育才中学校以劳动教育培育新时代“真人”!2022-01-05 04:51:17 来源:华龙网 阅读量:6841
导读:1939年7月,陶行知怀着教育救国的理想,在重庆合川古圣寺创办育才学校他认为,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强调在做中教,在做中学,教学做三位一体
不难...
1939年7月,陶行知怀着教育救国的理想,在重庆合川古圣寺创办育才学校他认为,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强调在做中教,在做中学,教学做三位一体 不难发现,劳动教育思想在某种程度上是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的基石与核心,而重庆市育才中学校作为陶行知一手创办的学校,深受该理论的影响,大力开展劳动教育,并提出了劳动教育新二十三常能。 二十三常能——新二十三常能 赋予劳动教育新时代内涵 手脑并用在劳力上劳心行—知—行是陶行知的劳动教育思想的主要内涵1944年,陶行知提出了育才二十三常能,他将学校的学生素养分为日常生活劳动必备的初级十六常能和着眼未来社会对人劳动技能较高要求的高级七常能 在新时代下,重庆市育才中学校坚持行知育才,教育为公的办学理念,致力于打造生活教育的办学特色基于陶行知先生提出的二十三常能,结合学校82年办学实践和新时代劳动教育的内涵,学校进一步提出了劳动教育新二十三常能 劳动教育新二十三常能课程体系囊括了日常生活劳动,生产劳动,服务性劳动,围绕树立正确的劳动观念,具有必备的劳动能力,培育积极的劳动精神,养成良好的劳动习惯和品质的总目标,建立学校为主导,家庭为基础,社区为依托的协调实施机制。。 重庆市育才中学校让学生通过教室,校园,家庭,社会四大课堂接受劳动教育,使学生具有大爱,奉献,求真,创造的必备品格和生活力,学习力,自动力和创造力的关键能力。二是紧抓校本课程。 课内——课外 形成全社会协同育人新格局 学校将劳动教育纳入课表,初中每周开设1节劳动教育课,高中每周开设一节生涯规划课,并围绕新二十三常能开设了数十门市级精品社团,校级精品社团和选修课。第一,强化知识学习,夯实理论基础,让劳动教育更有“底气”。 同时,学校还融入了陶行知生活教育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创新基地建设和假期实践活动家庭三师小鬼当家重走行知路研学旅行,得到了家长和社会的广泛好评 此外,在新二十三常能劳动教育课程体系实施的过程中,学校加强过程性评价,坚持多主体评价结合,评价形式的多样化,定性评价与定量评价相结合,静态评价与动态评价相结合。全面落实各中小学劳动教育课每周不少于1课时,对学校每周课外校外劳动时间作出具体安排,小学一二年级不少于2小时,其他年级不少于3小时。每月安排1次集中劳动教育日,注重课本知识的运用与生活实践相结合。 最近几年来,重庆市育才中学校劳动教育硕果累累:学校生活德育被重庆市教委评为市级德育品牌,参与劳动教育教材主编工作,学生劳动教育成果荣获国际一等奖2项,二等奖1项,全国一等奖20余项,重庆市一等奖100余项。每学年设立“劳动教育活动周”,采用主题演讲,劳动技能竞赛,劳动成果展示,劳动项目实践等形式开展丰富多彩的劳动活动。各学校根据学生年龄特点,分别编写《文明礼仪》《劳动清单》《生活妙招》《劳动技能》《“金木水火土”五行劳动》等符合劳动教育要求的校本课程,不断丰富劳动课程内涵,培养学生劳动习惯,增加学生实践经验。把劳动教育纳入教师培训内容,开展全员培训,强化教师的劳动意识,劳动观念,对承担劳动教育课程的教师开展专项培训,提高劳动教育专业化水平。 重庆市育才中学校希望通过由点到面,由浅入深的多层次的课程设置和能力培养,将劳动教育有机融入整个社会,形成家庭—学校—社会协同育人格局,构建起一个目标明确,内涵丰富,形式多样,落地生根的劳动教育课程体系,实现梯次递进全面持续的五育并举,培养出自立立人自觉觉人自达达人的新时代真人。一是紧抓知识学习。由专兼职教师拟定教学计划,切实抓好劳动知识教学。三是紧抓教师培训。 。声明:以上内容为本网站转自其它媒体,相关信息仅为传递更多企业信息之目的,不代表本网观点,亦不代表本网站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投资有风险,需谨慎。 上一篇:
电视剧《输赢》黄静是谁演的输赢...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产品
经典回顾
|
||